一、未来,一切皆在变化
科学和技术改变了世界,也正在重塑着高等教育。科学和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互联互通和全球化使知识更加重要,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知识的普惠性和知识产权垄断性,使知识的创新创造变得更加重要,知识产权也就意味着对技术和产业的垄断。创新和人才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可见的未来,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迅速兴起的智能科学和技术将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学者在对人工智能工作的替代风险做类别分析时,提出在今后15年,美国现有工作岗位的40%~50%将会被智能技术替代,互联互通使行业的变革带有“赢者通吃”的色彩,这将使很多行业重新定义,也将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形态。与此同时,科学和技术已经开始拷问人们的道德和伦理底线。当我们尽情享受科学和技术带来的富足、便捷和心理上的满足的时候,当我们心不在焉地争论转基因动植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时候,基因编辑人的出现让人们幡然猛醒——当人们可以像物品一样定制自己时,古老的自然法则以及人的理性、尊严、权利、自由和道德意志将向何处安放?人们开始质疑现代科学和技术将把人类带向何方。
中国大学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中美贸易争端、美国对我国的高新技术领域封锁,以及教育和学术领域的脱钩政策,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环境。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美国一定会继续用各种手段封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阻止中国的科学和技术进步,以保持和维护其在世界的霸权和主导地位。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我们应当坚决反对任何极端和封闭思潮,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学术和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一起,面对人类的共同挑战。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技术和社会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全面影响,顺应形势、迎接挑战、改革教育,充分利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机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公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多样的高等教育。随着知识普及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大学将失去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垄断地位,企业和社会将蕴含越来越丰富的教育资源。未来的大学更需要改革创新,打开边界,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才能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增强科学和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通过东西部大学之间的网上课程共享,改变偏远和贫穷地区的教育状况,使知识学习和交流碰撞更有效率,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体验。总之,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应当首先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过去40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持续支持下,中国高等学校的基础条件大为改观,教育规模大幅增加。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经达到3 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国家,满足了社会公众“上大学”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20世纪末期开始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大学科研条件和氛围,推动了大学的改革发展,大大提升了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发展主要是以资源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而在体制机制、学术和教育体系、精神文化等内涵建设方面的进展是比较缓慢的。从整体看,我们的教育观念依然很陈旧;大学的整体治理水平还不高,行政化倾向严重,学科布局比较陈旧,制约了学者和学生创新潜力的充分发挥;另外,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大学的浮躁、逐利等急功近利倾向比较严重,科学和人文精神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
大学存在了近千年,其职能一直在不断演化。早期的大学主要是传授和保存知识;19世纪初,在德国洪堡(Humboldt,A.)的倡导下,学术研究成为大学的职能;从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对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由此又被赋予了服务社会的职能。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强烈需求,大学正逐渐被推到国家发展舞台的中央。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学还只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型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很多转变成为研究型大学,肩负起了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重任。可以说,我们用短短4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大学数百年的变化历程。因此,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良倾向是不难理解的。但很显然,中国大学这种状况是很难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也不能适应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国际形势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三、高等教育要真正回归人才培养
国家发展和国际局势对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大学能够造就大批优秀创新人才,不断产生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推动国家以及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央和各地政府都在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以增强大学的科技创新实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中国大学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大学已经不能再靠外延的扩张实现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了,而是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内在的发展活力,真正把力量集中到学校最核心的使命和任务上,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大学要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和任务上来。
回归人才培养,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存在的理由。国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力资源。无论我们意愿如何,也无论我们的教育给予了他们什么,现在的学生终将成为国家各领域的中坚,这是历史的必然。换句话讲,我们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我们的教育所塑造的品行、价值、知识和能力,将深刻地影响国家未来。如果中国的大学能够显著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能够培养出一大批有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将会完全改变我们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回归人才培养,并不是说大学只能做教学,恰恰相反,面对未来挑战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承担起知识创新的责任,必须要为学者提供更好的学术发展环境,必须要不断产生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研究型大学所弥漫的探究和创造氛围,是激励好奇、启迪智慧的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要鼓励学生参与前沿学术研究,通过解决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真正使他们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回归人才培养,并不是要死守传统教育模式,而是要面向未来,根据新一代学生的特点,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高水准、多样化的教育体系,真正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公众的教育需求。
四、高等教育亟须打开边界
教育的真谛和关键是能否真正释放学生的内在潜力。长期以来,大学专业设置过窄、教育模式陈旧等问题一直没有有效改善,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体系轻综合能力、重技能培养轻人格养成、重专业轻通识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大学的培养模式单一,千校一面,很难满足国家未来发展要求和社会公众对多样化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面向未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机遇,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
面向未来,中国大学要更加主动和进取,要审时度势,根据各自特点和地方发展要求,推进办学模式、学科布局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多样的,我们应当以更广阔的视角,认真研究未来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发展规律,既要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也要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对大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向未来,大学培养的人应更具创造性,这不仅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实际工作能力。面向未来,大学应当产生更多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人类面临的重大学术问题都是综合性的,既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也需要与实际结合。因此,未来的大学应当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自身的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打开学科边界、打开学习边界、打开学校边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真正释放学者和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潜力,使他们在实现个人学术发展的同时,完成学校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
(一)打开学科边界
丰富的学科和合理的布局是大学最显著的优势。由于体制上的制约,这种潜力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都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需要不同学科的学者紧密合作。现有院系之间的森严壁垒,阻碍了学科间的合作,制约了学校学术潜力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按传统学科设定的,由专业院系负责实施的。我们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完整性,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将严重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
因此,首先,要打开院系间的壁垒。推进跨院系教师聘任、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建立虚实结合的跨院系学科网络构架,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之间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合作,提升学校的整体学术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要打开学者间的壁垒。建立跨学科学术交流机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不同学科学者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建立跨学科公共研究平台,调整学校的办公和实验空间格局,使不同学科的学者和学生在一起工作学习,激发师生的学术创造活力。
最后,要打开传统的专业边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多样化的专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专业选择,提供更加宽广的自由发展空间。我们要打破以传统学科为主的培养模式,压缩单一学科核心专业课学分要求,建立更多跨学科教育项目,鼓励双主修和辅修,增强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活力。
(二)打开学习边界
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有了更多途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与此同时,今天的学生将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将要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我们应当打开学习边界,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释放学习和创造潜力,为未来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一是我们要打开教育的边界。尽管我们把教育分成专业、通识、思想政治等,但最终都要落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上。打破教育的边界,既要将价值观、品德、修养等要求融入通识教育,也要把写作、交流、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同时,无论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建立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知识体系,养成跨学科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以应对未来各种可能的新职业和新要求。
二是我们要打开课堂的边界。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价值观和道德修养是保持人生定力和发展动力的基础。立德树人不仅是课堂学习的重要任务,更应当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要充分利用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等,磨炼学生的意志、品德、同理心和人格,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思维和团队合作习惯,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水平,使他们成为能够明辨是非、满怀悲悯之心、能够担当社会大任的人。
三是我们要打开知识的边界。大学教育要使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但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甚至无法预知十年之后的世界。未来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们的大学教育,不能再仅满足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而是要让学生能够打开知识边界,综合运用已有各种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开设综合运用知识的课程,并通过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打开学校边界
大学曾经是人类知识保存和传播的主要场所,也曾经是知识创造的最重要场所,但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大学对知识的这种垄断地位已不复存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社会各界蕴藏着丰富的创新创造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为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我们应当打开学校边界,向社会学习,从社会发展中汲取营养,造就引领未来的优秀人才,产生更多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推动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
第一,我们要打开校园边界。研究型大学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卓越的学者群体和丰富的后备人力资源,为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良好条件。很多跨国公司在校园周边设立研发机构,众多的初创企业也希望借助大学发展。大学应当充分利用由此形成的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打开校园边界,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融入校园周边的创新创业活动,这将为大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生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我们要打开教师发展边界。经验表明,应用学科领域的优秀学者和教师,都有长期企业或社会的工作背景。丰富的社会阅历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生发展,给予学生更为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且,在很多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特别是数据科学、智能科学等新兴领域,企业所具有的丰富资源和学术积淀,为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应当打开教师发展的边界,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鼓励教师在企业或地方挂职兼职,推动校企、校地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路径。
第三,我们要打开学生发展边界。对以色列大学生的研究和观察发现,大学前的几年军旅生涯,使以色列的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也使他们更具挑战和创新精神。一个人的成长和价值观的成熟,是需要经历艰苦和磨难的。我们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学期间,休学从军、去地方挂职或参加志愿服务等,使他们更加懂得中国、懂得世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精神,使他们成为未来的社会栋梁。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大众化教育体系,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面对未来的挑战,中国的大学需要变革,需要转变办学观念,根据中国实际,建立更加高效、更加多样化、更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体系。我们应当打开学科边界、打开学习边界、打开学校边界,充分利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真正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和满足社会公众高质量教育需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