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等级 |
主要完成人 |
|
1 |
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冷护基、王启平、贾黎明、
谢文平、汪丽芳 |
|
2 |
物理演示厅的建设 |
一等奖 |
曹天守、张清、夏金德、
何贤美 |
|
3 |
化工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水恒福、吕民、崔平、
姚文锐、白林山、 古绪鹏 |
|
4 |
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体系的研究 |
一等奖 |
李家新、汪光阳、张志红、
晏群、王端庆、汪涧江 |
|
5 |
物理实验教学辅助软件 |
一等奖 |
孙文斌 |
|
6 |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
二等奖 |
李文科 |
|
7 |
我校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 |
二等奖 |
曹大文、姚昭章、戴玉纯 |
|
8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综合报告 |
二等奖 |
徐德信、葛贤平、张洪根、
周晓桂、曹林 |
|
9 |
抓教改 促教学 保质量 提水平 |
二等奖 |
张捍东、洪乃刚、游春豹、
陈玉燕、杨维翰、葛芦生、孙世民 |
|
10 |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及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
二等奖 |
黄伟、张韬、蒋育红、
贾冬云、谢胜华 |
|
11 |
物理实验--省重点课程建设(含教材) |
二等奖 |
杜义林、孙文斌、张清 |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三等奖 |
张辉宜、秦锋、陶陶、
刘宏申、陈小平、 吴光龙 |
|
13 |
21世纪初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研究 |
三等奖 |
岳朝龙、刘竹林、严忠、
江海峰、刘家树 |
|
14 |
21世纪初一般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任宏权、尚玉海、吴晓鸣、
于殿亮、雷金火 |
|
15 |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开发 |
三等奖 |
陈德宏、武卫华、游春豹、
戴慧洁 |
|
16 |
工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与培养模式研究 |
三等奖 |
刘立平、包遵之、封定一、
汪五一、洪静 |
|
17 |
计算机仿真和网上自学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应用 |
三等奖 |
张代林、韩永霞、裴秀中、
余亮、王德强 |
|
18 |
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开发 |
三等奖 |
汪永明 |
|
19 |
机械制图 |
三等奖 |
仝基斌 |
|
20 |
工科院校行政管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三等奖 |
叶常林、许克祥、王薇、
虞维华、白建民、李瑞华 |
|
21 |
《材料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三等奖 |
王海川、陈二保、王世俊、
周云、吴宝国 |
|
22 |
培养创新意识的课外实践活动 |
三等奖 |
姚敏、杨维翰、梁平、
范国伟、胡亮、肖亚明 |